“体育+”多部门协同——上海创新打造社区运动健康中心

家住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的岑阿姨最近发现,家门口的殷行市民健康促进中心升级改造成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并重新对外开放。焕然一新的环境布局和设施设备令岑阿姨欣喜不已,“从装修开始就一直关注,家门口又能拥有那么好的健身场所了。”

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开展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支持上海、浙江、湖北、海南、贵州5个省市试点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上海市选择了杨浦区作为首批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区域。在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委市政府和上海市体育局的关心与指导下,杨浦区深耕辖区场地资源,以创建全国全动健身模范市(区)为基础,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创新打造了“体育+”多部门协同协作的社区运动健康中心。

杨浦区地处上海市东北部,是上海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杨浦始终将人民城市理念作为公共资源分配、空间规划建设的总遵循,将“人民至上”镌刻在城市建设、基层治理细节中,精准把握民生需求,深层梳理街区脉络,构建了社区运动健康中心“1+5”试点模式。

岑阿姨家附近的殷行街道就是这次试点中的“1”,即能够同时服务老年人、中青年、青少年和残障人士的“全人群友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这座位于工农新村175号的独栋小楼早在五年前就已是沪上全民健身的“网红”场馆,曾在2020年入选上海市首批“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前不久又入选首批“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基地”。

全新升级的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是一家综合型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可满足全年龄段人群健身需求,通过运动健康测评、运动健康指导、慢病运动干预、运动康复、运动健康科普、运动营养与心理调适等,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亲民、高质量的运动健康促进服务。中心分为两层,建筑面积约1770平方米,一楼设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多功能厅、乒乓球室、智慧健康小屋等功能区域,二楼设市民健身驿站、青少年体适能训练、运动科普多功能厅等区域。

世卫组织调查显示,如果想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的预防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为1比8.5比100,即多投1元钱预防,治疗费用就能减少8.5元,还能节省100元抢救费,所以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以达到“花小钱省大钱”的效果。

上海在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之时,除在场地硬件设施上下功夫,还重点打造了慢性病运动干预体系,由社区(运动)健康师对市民进行运动慢病干预指导,探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上海模式”。

2020年6月,上海体育大学党委与杨浦区委共同打造“社区健康师”项目,聚焦区域内人民群众的运动健康需求。自启动以来,把杨浦区体育、卫生、医保等部门的公共资源,以及上海体育大学的智力资源和体育产业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围绕运动健康科普、体医融合试点、人才阵地建设三方面,探索形成运动健康公共服务新路径。项目探索的“运动促进健康”“健康关口前移”等建议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2022年获评“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

2021年,上海体育大学与杨浦区医保局、体育局联手推出了社区(运动)健康师项目,进行社区健康师2.0版试点,着重健康精准干预。依托社区工作者+社区运动健康师+家庭医生的“1+1+1”合作制,实现共同筛选、共同干预、共同随访。在杨浦区殷行、长白新村、长海路、新江湾城等4个街道,通过健康档案的大数据筛查,家庭医生确定糖尿病早期、老年腰痛等5类试点人群,再由社区(运动)健康师制订专业的运动干预方案,为150名居民、职业人群开展了1800人次的持续性健康干预。

近年来,上海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拥有数字经济相关企业7000多家,这一次杨浦区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国家试点建设,以“智能+”“互联网+”为两个基础支撑,着力搭建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运动促进健康数字化平台、智能化运动健康设施设备,集成场馆运营管理系统、运动处方系统、健康档案管理等,为居民提供运动风险筛查、体质及基础健康检测评估、健康档案建档等服务,实现数据可追踪、过程可监管、效果可评价,运动科学化、效果可视化、风险可控化,通过数据分析、挖掘与应用,形成不同人群、不同慢性病的运动处方库,提高社区居动效率和效益,促进运动健康效益最大化。

上海将加强对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不同人群样本运动健康数据的跟踪积累和研究利用,收集、整理、建立和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运动处方库。推动运动促进健康相关科研课题纳入市体育局、市科委重点专项。依托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打造“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切实解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使体育健身行为和体育生活方式成为更多市民的选择。充分依托和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引导优势资源向社区运动健康中心集聚,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打造全国运动促进健康事业的上海模式、上海经验、上海品牌。开发运动健康大数据平台,制定数据接口规范,实现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运动健康数据统一管理、数据归集、动态分析等功能,强化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数据治理和分析应用,并与上海全民健身电子地图、“一网通办”等实现数据和服务的联通、共享。 (转自11月24日《中国体育报》01版)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