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利物浦VS热刺:体系胜于个体战术高于巨星

6月2日凌晨3时,本赛季欧洲足坛的收官大戏即将上演——欧冠决赛,利物浦VS热刺。

体系胜于个体,对于2019年欧冠巅峰对决的两支英超球队,欧洲的许多评论员,最能达成统一的意见,便是如此。

这是否意味着欧洲足球战术潮流,从十年前西班牙的传控渗透,到近五年类似全攻全守的逼迫高压之后,还会有新的变化产生?

利物浦和热刺能打进决赛,从小组赛阶段的踩着钢丝晋级,到半决赛都处于极为不利格局下的大翻盘,偶然性成分似乎特别高。

两支球队的核心球员,或者说头号大牌,在最关键的时刻,不是伤停缺阵,就是不处于最佳状态。然而两支球队的成熟战术体系,在最要紧的时候,经受了最高级别的考验。

体系胜于个体、战术高于巨星,似乎是顺理成章的足球规律,但理性战术部署,和巨星个体能力的陡然绽放之间,哪一方是绝对的主导,并不是那么容易清晰辨识的。

欧洲足球战术经过百年发展,以乔纳桑·威尔逊《倒置金字塔》一书解析,似乎晋升到了战术垄断一切的阶段,然而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梅西C罗两大巨星对峙的空前时代:

足球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样高级别的两大巨星,在欧洲职业足球赛场上,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竞争和促进,带动着两人所在的不同团队。

具体到一些比赛场景中,梅西和C罗的个体作用之大,常常不是巴萨或皇马(以及C罗曾效力过的曼联和现在的尤文)其团队战术所能完全涵盖的。

巴萨从瓜迪奥拉时代开始,几经教练更迭,如何放大梅西的瞬间作用,一直是团队战术设计的主题,即便这种思路,克鲁伊夫在世时并不完全认同。C罗对体系的影响更加明确,如同他在场上位置这十多年来的变化。

相逢欧冠巅峰的利物浦和热刺,则是A方案、B方案乃至C方案都非常丰富的球队。

皇马的欧冠三连冠,许多关键比赛,都能看到C罗个人意志力和进取心,对团队形成的积极效用,战术上分析不出太多复杂内容,英超这两支球队则与梅罗巨星垄断大相径庭。

托特纳姆热刺或许是英超球队中,战术设计和执行最为丰富的球队。波切蒂诺在西班牙人和南安普顿期间,就以训练量大、训练时间长闻名。他治下的热刺,也是英超最擅长奔跑的球队。

战术阵型使用上,热刺不论是433、三中卫的343,抑或更传统一点的4231,切换起来轻松自如。球队当中有许多类似NBA概念的“摇摆人”——像孙兴慜,很难界定他到底是边锋、边前腰还是九号半的二前锋。

本季状态神勇的西索科,加盟的第一个赛季被视为“水货”,热刺中场缺人期间,他改打的后腰,防守时保护防线,进攻时又被释放回他早年习惯的边前卫。

这支球队的防线非常特别:费尔通亨和阿尔德维尔德是从小一道长大的比利时搭档,而第三中卫达维森·桑切斯也十分重要,他的存在,让热刺可以自如地在三中卫和传统四后卫阵型选择上游刃有余。

利物浦阵中的荷兰中场维纳尔杜姆,被称为“瑞士军刀”,体能超凡、极为勤奋,并且能适用中场所有位置。但这支球队中场的创造力,比不上有埃里克森坐镇的热刺,但全面性让利物浦成为了一个具备各种打法的多种兵器库。

从范戴克这一年的进步,都能看到克洛普点拨下,一位全能型球员的成长。迪利·阿里从英甲直升英超,同样能证明波切蒂诺的优秀。

因此在半决赛决定胜负的人,都不是两支球队伤停的大牌,反倒是奥里吉、小卢卡斯和略伦特。

哪怕缺了萨拉赫和菲尔米诺,利物浦也能在单场比赛中,实施自己的高位逼抢和巴萨垂老阵容无法应对的高频节奏。

热刺对阿贾克斯,防线感觉有误,及时调整后还能在进攻上打出略伦特一高压百低的轰炸。这些并不是偶然的球星能力绽放,而是长期高强度高重复战术训练的成果。

这会是欧冠豪强未来都必须行走的路径,还是昙花一现的偶然?未来还会否有梅罗这样的巨星,以自己的方式决定团队竞技?决赛都未必能给出完整答案。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